海风

手机拍,乐活族。

MAHA:

西方哲学强调理性而不忽略感性。
东方佛学则关注自性,透过修行领悟空性圆融。

长期生活在国外,自然看重外在的生产力、国家公民的所谓规范性与物质文明。
西方的【情调下午茶】会以甜点为主、辅以咖啡外加【谈心】。
东方的【禅修下午茶】则以清淡为主,以茶喻心外加【止心】。

禅修下午茶,还意味着链接历代祖师,深悟法脉传承之思想。
以曹洞五位说为例,这种以“回互”理事圆融为核心的【思想】,并非一人创立,乃是历代祖师相续不断,辗转相传。

其中,不得不谈希迁其人。

希迁,乃惠能的弟子青原【行思】的法系。
希迁(700——790)俗姓陈,端州高要(今广东高要)人。
在他大约十三四岁时曾拜谒过惠能,但不久惠能示寂,这十分可惜。
人之一生难得几个重要关联人物:
一曰师祖;
二曰良友;
三曰同修(指有共同信仰而互动者);
四曰慧下(指好的得力的干部与下属)。

希迁,无法持续跟随导师学习,他便在惠能生前“行思去”的启示下去投靠行思大师。希迁辩对问答,敏捷承当,颇得行思首许,得法印可,随后至南岳结庵而居,住寺南台寺东石台,传法接众,名声远播,后人称之为“石头和尚”。

他示寂后曾有著作《参同契》流传后世。
据载他是因读《肇论》中的“会万物为己者,其唯圣人乎?”一句而有会于心,写成一篇《参同契》,以说明【理事参同回互】。

文字,虽然无法道尽本源,但文字可以【感应道法】。
希迁在书中说:“灵源明皎洁,支派暗流注。执事原是迷,契理也非悟。门门一切境,回互不回互”。
------ 这里,“灵源”指真如佛性、性理,它是明洁的本体。
“事”指灵源的派生物。
“流注”,不间断,变化无常。
就是说,理事关系虽不明显表现,但它确实存在。执着于外物无疑是错误的,但如果不懂得“回互”关系,即使契合于理,也不能说达到了“悟”。

生活中,一切事,都是悟的契机,都是回护的感应!

【理】,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,一切事物具有各自的理。
一切事物又在本体理的基础上既统一又区别,因此互相【涉入融会】。这就是“回互”。
曹洞宗的根本,即:【回互的实质便是统一】。
同时一切事物又暂住于自己的位次而不杂乱,处于相对稳定壮态。这就是“不回互”,不回互中有对立的因素。理事之间,事事之间即有“回互”关系,又有“不回互”关系,它们是相涉而又有分位的。

想通了这些,自然不会执着。

评论

热度(20)